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文章中心 >> 健康园地 >> 医护之窗 >> 正文

“五心”医院建设 | 突发肺栓塞陷危机,多学科协作助力高龄患者转危为安

2025/5/12 作者:佚名

近日,一位76岁的大爷因头晕伴走路不稳3天,被家人送到我院就诊。据家人描述,大爷有高血压史3年,最近几天头晕得厉害,连走路都摇摇晃晃,右边身体麻木无力,右腿不时疼痛,同时左手也不受控制地抖动,在来院前一晚甚至出现胡言乱语、无法入睡的情况。

大爷入院后,医生为其进行评估后随即开始相应的检查。双下肢动、静脉彩超结果显示:多发斑块形成,右下肢多条静脉血栓形成。此外,肺动脉CTA检查示右肺动脉干及其分支血管内(右肺动脉、右肺上叶、中叶、下叶肺动脉栓)多发充盈缺损影,考虑为肺动脉栓塞。

经急诊医学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和普外二科(血管外科专业)等多学科会诊后,迅速拟出下腔静脉滤器植入+肺动脉造影+肺动脉置管溶栓术方案。在排除了手术相关禁忌症,与患者家属充分沟通后,为患者行急诊“DSA下肺动脉栓塞置管溶栓术”。

术中将一枚腔静脉滤器置入患者体内,可有效防止脱落的栓子随着血液循环进入肺动脉,引发病情的进一步恶化,为后续治疗筑牢基础。

随后,对患者的右侧肺动脉主干造影,可见患者的右上肺动脉、中肺动脉充盈缺损。医疗团队采用置管溶栓的方式,在肺动脉内开展溶栓药物灌注操作。药物在局部达到较高的血药浓度,从而显著提升溶栓治疗的整体效果,最大程度恢复肺动脉的正常血流。

完成相关准备后,经导管以适宜流速快速注入尿激酶,使药物与肺动脉主干及其分支内的血栓实现有效接触,进而启动溶栓进程。

手术顺利完成后,根据大爷的具体状况,制定了包括溶栓、抗凝和活血化瘀等对症处理。第二天,大爷的不适症状明显减轻,病情逐渐稳定下来。

普外二科负责人唐汉学介绍:“急性肺栓塞是继冠心病和脑卒中之后的第三大最常见的心血管死亡原因。随着介入技术的创新和发展,肺动脉置管溶栓术以其良好的临床效果,成了治疗急性肺栓塞的重要手段。”

此次手术的成功,体现了我院多学科协作的能力,同时也为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希望。

科室电话:0830—6250181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 管理登录